平安是每个远离故土的游子最大的关切,也是万里之遥的祖国亲人最深的牵挂。中国驻美国使馆梳理工作中常见的典型领事保护案例,推出“平安美国行”领保案例通报,希望帮助广大旅美同胞以案为鉴、未雨绸缪,高高兴兴出行、平平安安回家。
案例一:中国公民周某在某海外电商平台结识网友A,对方向周某推荐“商家版”APP,称通过该APP可迅速获取订单,并有渠道低价进货。周某在A的引导下通过私人链接下载所谓“商家版”软件,并迅速收到大量“订单”。周某大喜,随即在A的推荐下向APP内厂家C购买20万元货物。交易完成后,A、C相继失联,周某方觉APP及订单均系伪造,疑遭诈骗。
使馆提醒:提醒海外中国公民警惕“商家版”虚拟APP诈骗套路,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、不要随意下载未经官方认证的应用程序、不要盲目信任“网友”带你赚钱的承诺。如已遭遇财产损失,请立即拨打911报警。
案例二:中国公民艾某在美自驾旅游,在从辅路驶入主路时未按照路口放置的“Yield”(让行)标识减速观察,险些同正在行驶中的车辆发生碰撞。一辆正在巡逻的警车注意到此事,立即指示艾某靠边停车,因天色昏暗,艾某未及时注意到警车发出的信号,被警车逼停后被捕。
使馆提醒:美国号称“车轮上的国家”,提醒所有在美中国公民提前熟悉当地交通法规,谨慎驾驶,确保安全。“Yield”(让行)标识意味着其他道路上的车辆、行人拥有优先通行权,如遇该标识需减速慢行,认真观察其他方向车辆,确认安全后再通行。如遇警车尾随并亮灯示警,应立即靠边停车,双手放在方向盘上,不要自行下车,等待警方指示配合执法。
案例三:在美中国留学生张某临近毕业,学业压力较大、精神状态不稳定,某日因琐事与道路上行人发生激烈争吵,行人察觉异常后报警。警察抵达现场后张某仍情绪激动不配合问询,张某随后被警察强制带至精神病院评估治疗。因入院时被收走通讯设备,无法与外界取得联系,张某与其家人、朋友失联近一周。
使馆提醒:提醒所有在美中国留学生正确认识和排解学业压力,若感觉情绪波动较大,甚至出现身体不适,要及时向家人、朋友或心理辅导部门求助。如被强制送医,请保持镇定,积极与执法人员及医生沟通、说明情况,如存在语言障碍,可要求对方提供中文翻译。一旦情绪稳定,第一时间向医务人员报告并要求与家人、朋友等通电话,报平安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