4月25日,常州经开区人力资源市场三楼人头攒动,由常州市国际交流中心、经开区社会保障和卫生健康局联合主办的国际人才专场招聘会(经开区站)吸引了来自马来西亚、泰国、越南、墨西哥、坦桑尼亚等15个国家的300余名在华留学生及留学归国人才参与,参加企业近50家,招聘岗位800个,达成初步就业意向50余人。
“订单追着产线跑。产业链主在哪里,我们的产线就跟到哪里。”常州欧朗汽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海外工厂总经理周太国介绍,企业主要生产汽车配件,客户包括丰田、比亚迪等整车厂和博世、大陆集团等全球配套系统厂商。“比亚迪、上汽、长城、广汽等车企纷纷在泰国布局,我们也紧随脚步,去年欧朗海外工厂在泰国开建,大约要招聘技术、质量、管理、人事等各类人才100人左右。”
“这次招聘会是我们吸引海外人才的一次尝试。”江苏正永地面装饰材料有限公司人事总监周龙介绍说,公司是常州经开区横林镇的一家地板家居企业,产品主要销往欧洲和美国。“近年来我们加大走出去的力度,在越南和泰国设立了工厂,此次计划招募机械、IT、物流等专业的东南亚留学生,从事生产管理等岗位。”
政校企共建生态,培养“中文+技能”国际人才。常州市委人才办、市人社局、市外事办携手共建的常州国际人才交流中心扬帆起航,并与中天钢铁、今创集团、星宇车灯等5家常州企业,与常州大学海外教育学院、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、常州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等4家高校共同签署战略合作协议,进一步搭建中外人才双向流动通道。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海外教育学院院长王鸿凯介绍,常信院以“服务中企出海”为导向,先后与泰国11所职业院校开展“1+2”“1.5+1.5”分段联合培养,实现“学业-就业”无缝衔接。目前已为比亚迪、澳弘电子等知名企业培养储备管理类、技术类人才近百名。
“学习中文在东南亚国家十分流行,工作机会也很多。”泰国留学生keawrakmuk Sirinat在河南大学国际汉语教育专业读完本科,又在常州大学攻读工商管理学硕士。现场她向多家企业投递了简历,希望找到中企的泰国岗位,更好地发挥专业优势。
“我主攻商业谈判,对海外销售或运营岗很有意向,留学经历为我提供了广阔的职业选择空间,”曾在法国留学的刘晓庆与丈夫准备回到常州发展,她表示,此次国际人才专场招聘会甄选岗位信息,搭建了一个定向招聘与快速选择的优质平台。
常州市外事办主任张宇表示,立足新起点,将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:一是构建国际人才资源库。发挥自身优势,加强与驻外使领馆、国内外人才机构、高校等的合作,建设覆盖新能源、新材料等战略性产业的国际人才数据库,力争两年内建成10万人规模、动态更新的海外人才储备库。二是打造产才融合创新生态。持续聚力搭建拓展国际人才招引平台,聚焦“国际化智造名城”城市定位与新能源、智能制造等新兴产业集群,开展国际人才专场招聘系列活动,实现企业用人需求与城市产业发展之间的良性互动,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深度耦合。三是构筑全周期服务新体系。坚持以人才为中心,以服务为宗旨,积极探索国际人才服务新模式、新途径,以系统性思维构建“引、育、用、留”全周期服务体系,打造覆盖海外引才、本土培育、职业发展的服务闭环。
(来源:常州外事港澳微信公众号)
|